1米2的孙悟空、丑陋的八戒沙僧……《西游记》按原著拍会怎样?

贾思敏·马修斯 2025-04-23 减肥 32 次浏览 0个评论

经典旋律唤起的西游记忆

“你挑着担,我牵着马,迎来日出,送走晚霞……” 每当这首熟悉的旋律响起,86版《西游记》中那些经典画面便在脑海中浮现。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,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,早已成为几代人心中的不朽记忆。但你是否想过,如果《西游记》完全按照原著来拍摄,会是怎样一番景象?恐怕会颠覆很多人对这部经典名著的固有认知。

颠覆认知的师徒形象

在大众印象里,唐僧总是一袭锦斓袈裟,手持九环锡杖,面容慈祥,气质儒雅,仿若不食人间烟火的圣僧。86版《西游记》里,徐少华、迟重瑞等演员塑造的唐僧形象,更是深入人心。可翻开原著,你会发现,真实的唐僧远比电视剧里 “脆弱” 得多。唐僧爱哭,遇到困难、徒弟被抓、被妖怪骗了都会哭。比如在宝林寺借宿遭拒时,他双眼垂泪,自叹命苦。这般动辄哭泣的形象,与大众印象中坚毅果敢的取经人形象大相径庭。

再说孙悟空,影视剧中他威风凛凛、身材高大。然而,原著里的孙悟空身高还不到1米2,“孤拐脸、凹脸尖嘴”,活脱脱一副 “尖嘴猴腮” 的模样。猪八戒在影视剧中模样还算憨态可掬,但在原著中“黑脸短毛,长喙大耳”,相貌丑陋恐怖,面目可憎。沙僧在影视剧中老实忠厚、任劳任怨,但在原著中,他在流沙河为妖时,也是凶狠残暴的。

残酷惊悚的取经之路

原著中的《西游记》,取经之路充满了残酷和惊悚的情节。书中的妖怪大多凶狠残暴,吃人不眨眼。狮驼国被妖怪占领后,变成了一座人间炼狱,城中百姓被屠戮殆尽,到处弥漫着血腥和恐怖的气息。而唐僧师徒四人要穿越这样一个地方,其艰险程度可想而知。还有一些妖怪的手段极其残忍。比如红孩儿,他不仅口吐三昧真火,差点烧死孙悟空,还将自己伪装成被绑架的孩童,骗取唐僧的同情。一旦得手,便用狂风将唐僧摄走,准备吃掉。

复杂微妙的师徒关系

原著中师徒四人的关系,也远比影视剧中复杂微妙得多。孙悟空对唐僧并非一开始就忠心耿耿,他本是天地孕育的灵猴,生性自由不羁,大闹天宫时,连玉帝都不放在眼里。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,为了重获自由,才答应观音菩萨,护送唐僧西天取经。但在内心深处,孙悟空压根看不起唐僧这个肉眼凡胎的和尚。

猪八戒则是出工不出力。他本是天蓬元帅,实力并不弱。但他深知唐僧这个领导不怎么样,所以故意装作没用,只打打小妖怪,工作轻松自在。取经路上,猪八戒常常偷懒耍滑,一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,回高老庄。他还经常在唐僧面前搬弄是非,挑拨唐僧与孙悟空的关系。

沙僧看似老实忠厚,但在原著中,他在师徒关系里更多时候是保持沉默,充当一个调和者的角色。他知道孙悟空本领高强,猪八戒爱耍小聪明,唐僧又耳根子软,所以在面对师徒之间的矛盾时,他大多时候选择两边劝解,避免矛盾激化。

按原著拍摄的挑战与可能

如果真的按照原著来拍摄《西游记》,会面临诸多挑战。首先,原著中一些过于残酷、惊悚的情节,可能不适合大众观看,尤其是儿童观众。如何在保留原著精髓的同时,对这些情节进行合理改编,使其既能展现原著的魅力,又能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和价值观,是一个难题。其次,原著中复杂微妙的师徒关系,也需要演员们精准地把握和演绎。

但如果能够克服这些挑战,按原著拍摄的《西游记》也可能会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和心灵冲击。它能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原著的内涵和魅力,领略到吴承恩笔下那个奇幻而真实的神魔世界。比如,可以通过更逼真的特效和场景布置,展现出狮驼国等恐怖场景的震撼;通过演员细腻的表演,将师徒四人复杂的性格和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金属资讯网,本文标题:《1米2的孙悟空、丑陋的八戒沙僧……《西游记》按原著拍会怎样?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3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